公司注销是主动终止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,而吊销是行政机关强制剥夺经营资格的行政处罚。
一、公司注销和吊销有什么区别?
公司注销和吊销两者其实有很大的区别,其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也很不一样,公司被吊销要比注销的后果更严重!公司注销和吊销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:
①两者行为主体不同
注销是企业的主动行为;
吊销营业执照是企业登记管理机关的主动行为。
②性质不同
注销是企业终止的一种正常法律行为;
吊销是企业因违法行为而导致的行政处罚。
③法律后果不同
注销是按法律规定的程序结束,公司主体运营资格是受到法律保护的;
吊销会给这个企业及法人带来法律责任。
1、法律性质和主体主动被动性质不同
公司注销: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,被其它公司收购、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、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,公司基于股东决议、章程规定或法定事由(如营业期限届满)主动申请终止,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,完成清算程序后向登记机关办理,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,体现企业自主意志。例如,深圳某科技公司2023年完成债务清理后自主申请注销。
吊销营业执照:因违法行为(如长期未经营、未年报)被行政机关强制处罚,或当该企业或者商铺不符合营业条件时,比如卫生条件不达标,不按时交纳税收等,工商部门有权利取消该商铺的营业执照,即吊销营业执照,属于被动退出。没有营业执照是就不能正常营业,如果继续营业,则是违法行为。吊销营业执照属于工商执法中的一项惩罚条款,只有企业或商铺触及到某些不合工商规定行为时,工商部门才会执行吊销营业执照的。例如,北京某商贸公司2024年因未经营且未年报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执照。
2、程序流程差异
注销程序:
①股东会决议(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)
②清算组备案并公告(60日内通知债权人)
③税务注销(需清税证明)
④工商注销(提交清算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办结)。
简易注销适用于无债权债务的未开业公司,20日内完成。
吊销程序:
①通常因连续未年报被列入严重违法名单;
②监管部门调查后作出处罚决定;
③15日内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
3、法律后果与责任承担
注销后:
法人资格彻底消灭,股东责任一般限于认缴出资(除非抽逃出资等例外)。
所有法律关系终止,剩余财产可合法分配。
吊销后:
经营资格终止但法人资格仍存续(需依法清算,否则股东可能承担连带责任)。
法定代表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高管。
继续经营将按无照经营查处。
4、实操注意事项
清算义务:被吊销后股东需15日内成立清算组,否则可能被追责(如上海某餐饮公司股东因未清算承担200万元连带责任)。
税务问题:无论注销或吊销均需完成税务清算,某制造企业因未申报库存被追缴58万元税款。
档案保存:注销后会计凭证需保存至少10年。
关键总结:吊销绝非合法退出途径,规范的注销程序既是法律义务,也是对商业信誉的维护。建议企业提前6个月启动注销准备,确保合规退出。
二、企业注销和吊销的分别有什么后果?
1、公司注销的影响:
公司注销之后无法再开展任何业务,也不能生成任何新的权利义务关系。
2、公司被吊销的后果:
①法人等信息会被传输到全国工商系统“黑牌”企业数据库,实现全国范围内监管,同步在全国金融征信系统中纳入不良记录。
②被吊销营业执照3年内,企业名称不能再重新使用。
③被吊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3年内不得从事经营活动,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、监事和经理。
④银行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保持七年,而且要被罚款,个人信用记录将进入个人征信系统。
⑤法人被限制高消费,不能坐飞机和高铁,其子女不能出国留学。
⑥企业法人不能上社保、贷款或移民。
⑦影响公司所有股东的信用。
依法经营,按规定申报纳税,才是作为企业经营者的本分,才能避免企业被吊销!